癌症蟬連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長達38年,是現代人亟需克服的一大公衛議題。癌症之所以難以控制,是因為腫瘤細胞為不正常分裂、無法正常凋亡,且容易轉移到身體其他處的細胞。針對這個問題,近年來陸續有研究團隊發現,由褐藻提取的褐藻醣膠,有望抑制轉移,協助體內抗癌機制發揮作用。
褐藻是深海的藻類,顏色深、體積大,常見的昆布就是褐藻的一種。而從褐藻裡萃取出的「多醣體」,就被稱為褐藻醣膠。從1990年代開始,褐藻醣膠的相關研究已累積發表了2000餘篇,大致可歸納出褐藻醣膠的3大抗癌機制。
台灣在該領域也有多項卓越研究成果,更研發出第二代小分子褐藻醣膠,活性比第一代小分子褐藻醣膠高了3倍以上,在安全性及純度上都相當高,是未來具有潛力的發展項目。
過往研究也顯示,透過降解癌細胞表面的癌細胞轉化生長因子受器 ( TGFβ receptor ),是抑制癌細胞生長及轉移的重要基礎機轉。
第一代小分子褐藻醣膠,由於萃取過程未能有效去除蛋白質、單醣以及不可溶纖維,,因此這些雜質會與褐藻醣膠相互鍵結,,形成大量無法溶解的沉澱聚合體,溶解度僅剩下45%。並且在人體代謝過程中,身體會優先吸收單醣,因而造成第一代小分子褐藻醣膠的吸收率降低。
研究團隊為了克服這項問題,歷時兩年完成萃取製程進化,透過超壓過濾及特用擔體,讓第二代小分子褐藻醣膠如同實驗中對小分子褐藻醣膠的要求:同時具備高穩定性及高可溶純度。不會因為沉澱物生成而影響活性。並進一步透過研究結果證實,第二代小分子褐藻醣膠除可溶性提升超過2倍,活性更提升3倍以上。
第二代小分子褐藻糖膠具備輔助治療潛力,成為研究主流
目前,全球已開展多項研究,針對小分子褐藻醣膠的效用提出報告。刊載於《Mar Drugs》的就指出,小分子褐藻醣膠在癌症治療的前中後期都有相應效果。
Efficacy of Low-Molecular-Weight Fucoidan as a Supplemental Therapy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: A Double-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文/林以璿 圖/蘇鈺婷